真相来了!周鸿祎说:360借条不是他的公司,网友:是实话吗?

admin 6147次浏览

摘要:近日,在重庆街头,红衣大叔被路人询问:“360欠的钱能不能不还?”他的回答毫不犹豫:“这不是我的公司。”这一回应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

近日,在重庆街头,红衣大叔被路人询问:“360欠的钱能不能不还?”他的回答毫不犹豫:“这不是我的公司。”这一回应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,大家普遍认为360借条与他有密切关联,究竟事实如何?

这位曾凭借免费的360杀毒软件在行业内开创了局面的企业家,如今却在涉及金融产品时明确划清界限。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逻辑呢?

回顾2024年8月14日,周鸿祎突然辞去了奇富科技的所有职务,外界普遍解读为他的一次优雅转身。然而,通过奇富科技2024年年报,数据显示周鸿祎仍通过离岸公司Aerovane持有16%的股份,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,持股比例甚至比第二、第三大股东加起来还要多出5个百分点。

尽管品牌更名为“奇富科技”,原有的“360数科”标签在消费者心中依然根深蒂固。同样,虽然该品牌有着新的名号,“360借条”仍止不住形象的关联。人们在APP图标上看到那个熟悉的LOGO,自然会将其视为360的产品,这更是大众普遍的认知。

对此,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杨兆全对此进行了点评:周鸿祎辞任主席确实属实,但他所持的16%股份同样真实存在。根据《公司法》第十条的规定,法定代表人在辞任后,公司需在30天内确定新任代表,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股东身份提供了法律保障。在股权结构上,持股比例对公司控制权有着直接的影响。

展开全文

这一事件让人联想到了2023年周鸿祎与前妻胡欢的离婚案。在婚姻解除时,6.25%的股份分割被视为股权结构的调整,既维护了公众形象,也保留了他所认为的重要利益。

街头路人提出的尖锐问题引发了公众对消费信贷透明度的广泛关注,周鸿祎否认与360借条的关系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相关话题讨论量达到了3.2亿。部分用户开始重新审视金融产品与企业家个人形象之间的关系,逐渐关注每一项金融产品背后的股权结构。

曾几何时,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更多地依赖于代言人,如今则开始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,研究股权结构,以更深入的视角看待产品本质,并探究与企业背后的关联,进而提升了他们对产品的理解。

本文所使用的事实依据包括奇富科技2024年年报、新修订的《公司法》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