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灭南陈,算不算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役?

admin 7258次浏览

摘要:世界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国,该国的士兵素质良莠不齐,其中不乏一些行为举止十分怪异的家伙。 但在大多数宣传机构的笔下,这恰恰是该国

世界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国,该国的士兵素质良莠不齐,其中不乏一些行为举止十分怪异的家伙。

但在大多数宣传机构的笔下,这恰恰是该国尊重人权,保护个性的行为。

更有甚者表示,如果遇到世界大战,该国的军人一定会拼尽全力,去捍卫他们的自由和个性。

说得言之凿凿,但可惜都是在扯淡。

该国之所以能够独霸天下,不是因为拥有这样一群荒腔走板的士兵,而是因为其碾压性的军事和科技研发能力。

在拥有极大优势的前提下,再去做各种各样的宣传,展现一下自身的良好形象。

通俗来说就是,他们有浪的资格,不在乎,无所谓。

但如果有人认为,该国之所以强大,是因为这些宣传出来的所谓自由和个性,然后盲目跟随,那绝对会被带歪到沟里去。

隋灭南陈时的做法,其实和该大国的行为模式一样。

在用兵时,如果连最基本的军事机密都不保守;军队没到,先把传单弄得到处都是。

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这种行为都谈不上英明,而杨坚偏偏就这样做了。

这只能说明一点,杨坚根本就没把南陈当做一个威胁,而是随手就能扫除的灰尘。

事实上,不止杨坚这样想,就连他的儿子杨广,以及诸多将官,其实也是这样想的。

三军统帅的指挥部,通常都不会距离战场太近,但晋王杨广却将他的指挥部,直接设在了南陈国都边上。

这意思很明显,杨广准备亲自出手,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。

大家要知道,在大型战役中,最出彩的往往是军团司令和各部队首长,统帅往往坐镇后方运筹帷幄。

可杨广这个统帅,居然打算主动跳出来,和前线战将争功,毫不担心南陈可能到来的反扑,你说他真把南陈当做威胁吗?我不信。

不止是杨广看不上南陈,他手下的两员大将——贺若弼和韩擒虎,那更是不把南陈放在眼里。

眼看杨广要主动出手了,贺若弼擅自改变作战计划,只率领八千军队,直接深入南陈腹地。

韩擒虎更是猴急,他带着五百人,直接冲到了南陈国都城下。

在杨广与贺若弼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,韩擒虎就带着五百人,攻克了南陈国都。

贺若弼得知此事以后,那是气得胡子都立起来了,手上提着把刀,就要跟韩擒虎理论。

总而言之一句话,你姓韩的要是不给我个交代,那我就砍了你!

面对气势汹汹的贺若弼,韩擒虎不慌不忙地说:哎呀,这个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我刚好抓住敌军一个破绽,所以才能一击破敌,这种机会稍纵即逝,我根本来不及和你商量。

贺若弼才不吃这一套呢,他直接向杨广举报,说韩擒虎不遵号令,擅自改变作战计划,将大军置入险境,应该予以重罚!

杨广得知南陈国都被攻破之后,一肚子气没处发,所以他干了一件事,那就是把贺若弼和韩擒虎都给抓了起来。

对于这件事,后世史学家的普遍解读都是,杨广嫉贤妒能。

小说家的解读更离谱,说杨广看上了南陈主的后妃,却被贺若弼和韩擒虎抢先一步夺走了,因此才发怒。

杨广确实非常不爽,但并不是嫉贤妒能,更不是因为所谓的女人,而是他刷战功的机会,被贺若弼和韩擒虎给抢了。

杨广虽是主帅,但更渴望拥有亲手活捉南陈主的功绩,这对于他未来争夺太子之位大有助益。

但贺若弼和韩擒虎的行为,相当于是打了杨广的脸:你贵为晋王,又是大军统帅,却连手下的将领都约束不了,还敢做太子的梦?

杨广因此怒不可遏,他给出的理由也很直白:

你们别扯什么“战机稍纵即逝”,就南陈这种级别的对手,今天丢个战机,明天马上就能再捡一个。

分明是你们为了军功,就带着整个大军冒险,我要是不处理你们,以后谁都会把军国大事当儿戏了!

看到这三位的行为,我立刻联想到了游戏里面抢人头的场景,如果不是优势极大,谁敢为了抢人头而闹内讧呢?

很多人都说,韩擒虎英勇无敌,带着五百人就能如何如之何。

但是你别忘了,在这场战争中,隋朝出动了五十多万军队,沿着长江一线,展开了一条长达几千里的战线。

南陈兵力有限,防住了上游就防不住下游,防住了下游就防不住上游,捉襟见肘。

总有人说,南陈主无能,面对大军压境居然还在饮酒作乐。

站着说话,腰永远也不疼。如果代入南陈主的角色,你立刻就会发现,除了饮酒作乐以外,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。

这可不是赤壁之战,曹操虽弱,但绝对远强于公孙瓒之流,完全有与袁绍殊死拼杀的资格。

这也不是淝水之战,苻坚手下的乌合之众,完全无法与隋朝的骄兵悍将相媲美。

面对这种系统局,除了等死之外,南陈主根本就没有其他选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